全球展会百强排名 行业鲜明的专业展成为趋势

发布时间:2011-12-19 13:40:47 阅读:8590 次

商业展题材新旧十强

  在世界商展百强中,按展出面积排序:并列的是工业/机械/加工展、建筑/五金/装潢展,各占12%;位列的是汽车/交通工具展,占10%;并列第三的是家居/家电/日用品展、食品/饮料/酒类展,各占8%;并列第四的是办公/文教/艺术展和综合展,各占6%;并列第五的是化工/能源/环保展、农/林/牧/渔展、通信/电子展,各占5%;并列第六的是服饰/皮革/纺织展、旅游/休闲/体育展、印刷/包装/纸业展、海洋/航空/航天展,各占4%;位列第七的是生物/医药/保健展,占3%;其他各类展会占4%。   在新入围商展中,香港珠宝首饰展(JGF)排名第80,展出面积12万平方米,是港展次入围世界百强,一跃而为全球大的珠宝展。德国慕尼黑太阳能展(Intersolar)排名第94,作为世界规模大的太阳能专业展,顺应了绿色能源的时代要求,参展商达1414家,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,同比增长33%;展出面积10.4万平方米,同比增加37%;到会观众6万余人,来自155个国家和地区,堪称业界之。中国国际机床展(CIMT)排名第97,展出面积10万平方米,在专业展中独树一帜,国际参展商比例高达50%,专业观众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全世界机床生产产值排名前20位的企业悉数参加。   按照国内商展百强统计,2009年度,全国举办的各行业各领域展会中,能源冶金、建筑建材、家具家居、食品饮料等几大门类所占比重高,分别达到11.6%、10.5%、10.5%和10%,侧面反映出上述几类展览市场表现活跃,成熟度高。其次是机械机床、汽车类展会,分别占8.2%和6.5%。   此外,商业贸易、医疗保健等服务业展会,电子智能、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展会,所占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8.0%、6.8%、5%和4%,显示出很大的发展潜力。
  规模化走势日趋强劲   对2009世界商展百强与2010世界商展百强的展出面积进行比较,可以发现商展规模化走势强劲,对展览场馆的室内面积提出了刚性需求。其中,以排名居首的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/建筑机械/矿山机械/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(bauma)为,从2009年的54万平方米上升到2010年的65.1万平方米;汉诺威工业博览会(HannoverMesse),从2009年的30.6万平方米上升到2010年的39.4万平方米;汉诺威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(AGRITECHNICA),从30.4万增长到31.9万平方米;米兰国际家具展览会(ISaloni),从15万平方米增长到31万平方米;拉斯维加斯工程机械展(CONEXPO-CON/AGG),从21.2万平方米增加到29.5万平方米。   2009年度,全国规模以上展会254个,展出总面积1928.3万平方米。其中10万平方米以上的特大型展会45个,数量占17.72%;展出面积845.9万平方米,规模占43.87%。这意味着总数不到18%的特大型展会,贡献了将近44%的展出面积。   2009年,上海举办规模以上国际商展61个,展出面积452.71万平方米,展会平均面积7.42万平方米,于全国。大型及特大型商展增长速度高达15%,超出了一般商展平均不足两位数的增长。其中7个特大商展的展出规模,连年抵达场馆限12.65万平方米。与之形成对照的是,国外对应主题的7个展会,由于不受展览场馆硬件局限,有1个展出面积接近20万平方米,6个超过22万平方米,其中有两个高达50万平方米左右。   国内商业展规模缺乏竞争优势   中国商展规模普遍偏小,缺乏国际竞争优势。根据2010世界商展百强榜,按展出面积排序:中国虽然在全球会展业9个国家中已位居,但是按展会平均面积排序,一下子就变成了倒数第三。中国在具竞争力的特大型商展层面,展会平均面积仅为13.29万平方米,远低于欧洲会展强国意大利、法国和德国的21.05万平方米、20.9万平方米和19.74万平方米,甚至低于瑞士、俄罗斯和美国的16万平方米、15万平方米和14.3万平方米。   究其原因,主要在于专业化不足。商展专业化是目前世界商展发展的主流。德、意、法、美、英等会展强国不再办综合性博览会,而愿意办行业特点鲜明的专业展和意在亲近终端消费者的混合展,以便大限度地吸引专业生产商、采购商和消费者,使专业人员带着专业产品同台竞争、切磋交流,带动专业供需信息的沟通交流、专业品牌的全球传播,进而引领专业领域和终端消费的新发展潮流。  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中国商展追求的目标是综合化、小而全,造成展会特色不鲜明、低水平重复、缺乏吸引力和规模效益。   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  大型商展的突出意义在于国际贸易。德国商展的优势是它直接服务于贸易强国的国际化属性。德国每年举办大约150个国际贸易展,大约有16万至17万参展商和900万至1000万观众参与。其中,参展商过半来自国外,1/3来自欧洲其他国家;观众近25%来自国外,20%来自欧陆以外。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,2009年德国会展业受挫,全年仅举办了135个国际专业展,展出面积578万平方米;参展商15.4万人,其中8.2万来自海外,比例仍高达53%;观众892万,其中境外观众200万,比例仍保持了22.4%。   境外参展商和观众比例历来是展会国际化程度的标志。中国以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为目标,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。上海的城市定位是全国市场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城市。2009年度,上海举办国际商展243个,数量超过德国;展出面积560万平方米,规模不及德国;参展商超过20万人,其中海外参展商4.92万人,占24.6%,低于德国海外参展商53%的比例;观众超过1000万人,其中境外观众75万人,占7.5%,明显低于德国低谷期海外观众仍达22.4%的比例。   商业展成长遭遇瓶颈   据统计,中国目前拥有各级各类展览场馆总面积约296万平方米,占世界总量的9.5%,堪称会展大国。然而,进入全球50强的具竞争力展览场馆的面积,仅占其中的26.8%,远低于会展强国德国89%的比重,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,基本上处于多而散、小而弱的状态,有悖于世界商展的规模化走势,对特大型商展的成长形成了刚性制约,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中国商展做强的步伐。   以上海为例。截至2010年年底,上海展馆室内展览总面积为26.8万平方米,不含未投入使用的是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扩建馆2.3万平方米、未投入商用的世博园主题馆7.6万平方米,饱和办展能力800万平方米;2010年展出面积已抵达上限,进而导致了档期过密、需求流失、影响环境生态、安全系数偏低等后果,不利于会展业做大规模、做强品牌、做足国际化,影响到会展服务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、与长三角会展城市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。   调查显示,上海展馆规模不足,已导致国际竞争力强、世界影响力大、产业利润率高和成长性好的特大型展会正常成长受到刚性抑制。据测算,目前上海能够发展到30万平方米规模的国际展项目至少有20个,可供培育的国内精品展和可能引进的国际名优展各在60个左右。   目前,上海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之一,经过承办史上大世博会的考验,会展业队伍经验更丰富、品牌国际感召力更强、市场需求更旺盛、产业链更完整、会展教育和研究基础更雄厚。如果长期受困于展览场馆规模的局限,势必影响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会展业在全球竞争中发挥应有作用。   笔者建议,中国会展业下一步应该自觉服务于贸易强国建设,努力构建全球会展大平台,通过前列航母型特大展览场馆的兴建,培育本土品牌展会,引进国际好商展,实现各种类、各层级协同发展,强化中国特色的差异化竞合优势。




参展/参观报名 服务热线:400-6766-889

温馨提醒:您所提交的订展信息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(节假日可能顺延)。
* 展会名称:
* 公司名称:
* 联 系 人: * 联系电话:
QQ: 电子邮件:
留言内容:
我想: